专业 职称  
热点新闻
两会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姜希猛:建筑能效认证体系构建迫在眉睫
2021-3-10 16:10:24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30·60”双碳目标对建筑领域节能提出了严峻考验。作为占总量超四成的碳排放大户,建筑领域下一步如何高效节能、脱碳,路径与措施有哪些?围绕这一话题,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带来了“构建建筑能效认证体系”“以建筑节能为中心,大力推进居民建筑分楼栋热计量”“鼓励建筑安装光伏与建筑节能措施协同的创新政策”等多份建议。

为此,《中国城市能源周刊》记者近日对姜希猛进行了专访。在姜希猛看来,建筑能效的提升是建筑部门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参考国际成熟经验,我国建立建筑能效评价体系并推行建筑能效证书的认证,迫在眉睫。”采访中,姜希猛强调,与此同时,我国应该以建筑节能为中心,大力推进居民建筑分楼栋热计量,并应以热计量为抓手,推动供热行业向智慧供热转变,引导全民自主节能,在全社会形成用户行为节能文化,以获取建筑节能中的最大效益,助力“30·60”双碳目标兑现。

文 | 本报记者 张胜杰

全国人大代表、乐山太阳能研究院院长姜希猛

能效提升应以

“优化能源需求与排放水平关系”为目标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您如何看待建筑领域的节能低碳对于“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性?

姜希猛: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成果公布》,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吨标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为46.5%,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1.3%。

建筑能效的提升是建筑部门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采暖在建筑运行能耗中占较大比例,亟待引起重视。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建筑提高能效的措施有哪些?国际上有何成熟实践经验?

姜希猛:能源效率的目标是优化能源需求与排放水平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可以显著提高能源效率的干预措施包括墙壁,屋顶或固定装置的保温工程,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及将空调系统和旧式锅炉换成其他效率更高的系统。

从国际上看,意大利和德国鼓励建筑安装光伏与节能措施协同的政策效果十分良好,中国或可以借鉴。

如,德国从上世纪 90 年代初,就开始推进住宅节能改造,要求供暖和制冷能源需求的15%必须由可再生能源满足。如果单独使用光伏系统,其额定输出功率至少为建筑物的能耗量的15%,并给予资助和补贴。

意大利政府自2006年以来,出台鼓励建筑安装光伏与能效节能措施协同的减税政策,充分调动居民、政府、实施措施的承包商和银行等信贷机构之间的资金流动,建立了一个公开统一的良性运作交易市场。仅在2019年就节省了2.5亿欧元的能源费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290万吨。

建筑普及光伏,

能效认证体系构建是首要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就我国而言,在建筑领域提升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方面,您有何具体建议?

姜希猛:参考国际经验,我国应该制定推动建筑能效集成光伏干预措施的退税政策,并完善建筑能效认证体系。相比于在光伏领域的补贴政策,5—10年制的退税政策不仅能够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还能在推动提高能源效率的同时,促进建筑领域光伏市场资金的良性循环,推动建筑行业推广使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

事实上,退税政策离不开成熟的建筑能效等级认证体系,建议强化对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既有建筑改造等建筑能耗评价方法,加强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监督管理,出台专门的评价机构管理办法。

在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在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应积极开发高能效建筑发展领域的金融产品,确保光伏发展的良性市场秩序。

此外,建议我国普及热计量政策,并配套后期监管政策。现行普遍按照面积收取供暖费用的做法,造成了极大的热浪费。我国应该通过财税政策等激励办法以及强制手段,促使供热公司实行热计量方式,使改造取得最大成效。监管部门也要对未来的维修和后期管理明确权责。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就建筑能效等级认证体系建设而言,在您看来,当前我国需要着力推进的工作有哪些?

姜希猛:如前述,建筑领域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退税政策离不开成熟的建筑能效等级认证体系。事实上,中国也正在通过推广新技术、提升建筑规范和标准并制定融资激励等措施,鼓励提高建筑能效。当下,建立建筑能效评价体系,并推行建筑能效证书的认证,更是迫在眉睫。

建筑能效认证不仅可以为建筑本体的节能改造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和方案,还可以通过能效比对和能效公示的方法实现业主、买主、投资者和租户之间的能源信息共享,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意义重大。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您对我国构建建筑能效认证体系有何建议?

姜希猛:参考国际经验,建筑能效认证系统要取得预期效果,政府引导至关重要。

我国也应该对新建及已有建筑物中用能(供暖、制冷、热水等)、节能(窗户、墙体保温隔热和楼宇自动化等)和能源生产(可再生能源及储能系统)等方面进行量化,推广使用建筑物的能源效率认证证书。

我国于2019年已建立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GB/T51350-2019》国家标准,但目前这一标准还仅是推荐性的,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将其升级为强制执行。

应以建筑节能为中心,

大力推进分楼栋热计量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建筑采暖的热计量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您如何看待截至目前的推进成效?

姜希猛: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在2000年便提出“分户计量”的改革方向,但出于居民分户计量导致的管道系统的改造使成本增加、计量和收费范围接受度不高,以及保民生与保效益存在矛盾等因素,以致于至今居民建筑分户热计量改革进展非常缓慢,已远远不能跟上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个人认为,我国应该以建筑节能为中心,大力推进居民建筑分楼栋热计量,同时完善各用户热分摊缴费方式,一是有利于降低企业运维成本,二是有利于鼓励建筑节能,推进居民建筑分楼栋热计量有助于将热计量系统的应用和建筑节能相互配合;三有利于提倡行为节能,一方面能够保证用户的自主调节和供热效果,另一方面,可促进住户相互监督、共同节能,以在建筑节能中获取最大效益。

《中国城市能源周刊》:在热计量改革方面,您有何具体建议?

姜希猛:总结我国多年的实践经验,要稳步推进居住建筑供热计量收费工作,构建合理的热价体系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构建既促进用户行为节能、又使供热企业良性发展的热价体系。

与此同时,应以热计量为抓手,推动供热行业向智慧供热转变,以改变供热企业粗放的管理模式,挖掘大数据潜力从供给侧实现居住建筑的供热节能。

在此过程中,有必要成立第三方基金会,负责建筑节能改造及热计量通过分析建筑保温现状,一方面由基金会精准实施建筑节能改造;另一方面,承担“保民生”责任,对老旧小区的低收入群体进行精准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