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 职称  
行业动态
悦·连载 | 中国建筑史 29
2024-6-17 10:42:49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第五章 隋  唐




第一节 隋、唐实物(中)




国内现存唐代建筑实物,以砖石塔为最多,兹选各形式不同者数例,按其年代序列分述如下:玄奘塔[见注1] 西安兴教寺玄奘法师塔,在县南约五十里,总章二年(公元669 年)建,盖师圆寂后之五年也。塔五级平面方形。第一层塔身平素,檐部由层砖叠涩而成,檐下以砖砌成普拍枋及简单之把头绞项作(一斗三升)斗拱,每面四朵。上四层每层高广及宽度均递减,但形式则相同。每层均于表面砌作三间四柱,柱上施阑额普拍枋,柱头施一斗三升斗拱,无补间铺作,其上叠涩出檐。塔顶砖刹,各层檐,及第一层塔身皆于民国二十年顷修葺。




国内砖塔之砌作木构形者,当以此为最古(第23 图)。






香积寺塔[见注1] 在西安西南五十里,今唯一塔存在。塔建于永隆二年(公元681 年),与玄奘塔同属一型。平面正方,高十三层,今仅存十一层半。第一层平素无饰,叠涩出檐。以上各层,表面均以砖砌出扁柱及阑额,为四柱三间,柱头施一大斗,补间亦用一大斗,其上叠涩出檐。每层四面当心间均辟圆券门,次间壁面砌立颊及假直棂窗。塔顶现已毁。塔内室方形,各层楼板已毁,自下层可仰视直至顶部。




慈恩寺大雁塔[见注1] 在今西安城南八里,唐时则长安城中之进昌坊也。今寺中唯一之唐代建筑,厥唯大雁塔(第24、25 图)。现存塔为武后长安中(公元701—704 年)所重建,宋明清民国以来,历次重修。平面正方形。








第一层方约二十五米余,塔七级,高约六十米,立于方约四十五米余、高约四米余之台基之上。塔身壁面以砖砌为瘦长之扁柱及阑额;下四层分作七间,上三层五间,柱上施大斗一个,无补间铺作。每层正中辟圆券门。此塔与玄奘塔及香积寺塔同属一型,盖所谓“东夏刹表旧式”,即模仿木构形状者也。




塔内室亦方形,初层方约六点八米。各层以木构成楼板,升降亦以木扶梯,盖六朝隋唐塔内结构之常法也。塔第一层西面门楣石所刻佛殿图,为研究唐代木建筑之重要资料。当另论之(第26 图)。






荐福寺小雁塔[见注1] 在今西安城南三里,唐时亦在长安城中者也,寺创建于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 年),而塔则景龙中(公元707—709 年),宫人率饯所立,寺中现存之唯一唐代建筑也。塔平面正方形,初层广约十一米余(第27 图),塔十五级,立于广台之上(第28 图)。








今顶上二三层檐毁坏已甚,仅余十三级,每层叠涩出檐。塔身表面无任何雕饰,唯各层檐下之斜角牙砖两层及南北两面圆券门破其平素。各层塔身,高广均递减,愈上愈促,故塔全部轮廓呈现秀丽畅快之卷杀,与前举三例迥异其趣,塔前面门廊乃清代修葺时所加建,塔内室方约四点一米,其内部各层楼板原亦以木构成,今全毁,不可登临校注[9]。




嵩山法王寺塔[6] 相传寺创始于汉明帝朝,与白马寺同时建立,确否无由证实。隋仁寿二年(公元602 年)曾建舍利塔。今寺内殿宇,皆明清以后所建。寺北十五层砖塔,平面正方形。内辟方室,直通顶部,塔高四十米余,下部塔身高瘦,其上叠涩出檐十五重,全部轮廓卷杀如小雁塔,秀丽玲珑。




塔无年代铭刻,就形制论,当与小雁塔约略同时。




云居寺石塔[7] 河北房山县云居寺有南北二塔,均为辽代遗物,北塔台基四隅各立小石塔一,均盛唐物也。四塔形制大致相同。平面方形,共七层,初层塔身较高,其上出石板檐,作叠涩状,以上各层塔身极矮,各檐向上递减,卷杀显著。盖与小雁塔法王寺塔同属一型而以石建者也。第一层正面辟方门,其上饰以浮雕宝珠形券面,两侧金刚挟卫,为此式石塔之通常作风。




昆明慧光寺塔[8] 俗称西寺塔。平面正方形。台基三层,饰以间柱及壶门牙子。塔身,方广约七米,南面辟一门至塔心小室,小室直通塔顶,各层楼板及扶梯已毁。塔身以上,外部叠涩出檐十三重。塔身卷杀至最上数层骤紧,故其轮廓呈现之曲线较豫陕诸塔略为紧拙。关于塔之年代,传说不一。


注释


[1] 著者测绘。


[6]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六卷第四期,见刘敦桢《河南省北部古建筑调查记》。


[7] Siren O.,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Art:Architecture.


[8]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二期,刘敦桢《云南之塔幢》。


校注[9] 此塔于1966 年重修,塔内楼板已补配。


原文来自:悦的读书。